Search

2021年迎來了後半段,時間真的過得好快。

回想去年,人們多半以為2020這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2021年迎來了後半段,時間真的過得好快。

回想去年,人們多半以為2020這個數字成雙成對、充滿吉祥美好的寓意,誰知竟是充滿惡夢跟破壞力十足的一年。

在2020,我失去了陪伴著我度過童年一路成長的詼諧大師志村健、最喜愛的日本演員三浦春馬(跟許多一點也不希望出現在哀悼文裡的名字),還有期待跟規劃已久的歐洲蜜月旅行...一切的一切都來得又急又兇,在在考驗著我們對於現實殘酷面的承受力和忍耐力。

本想著2020大概就是令人厭煩又哀傷的一年,一心只希望它趕快離開,但就在12月,我收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禮物。

就在聖誕節的前幾天,我隱隱約約覺得身體有些部分好像發生了一些陌生的變化,說不上來是什麼,直到24號清晨一早醒來坐在床邊,突如其來的眩暈讓我差點跌落地面,還好當時先生就在身旁不遠,他扶著我走進浴室,讓我安坐在馬桶上。我發著呆,心裡燃起了一個念頭,但沒有特別告訴擔心著我的丈夫。

隔天一早,我盯著浴室流理台上那支出現兩條超深紅線的棒子,不可置信地抑制自己想尖叫的衝動,在心情稍微平復之後,先是拍了張照片傳給先生,接著撥通了電話。

:「這個是....有了的意思嗎?」
有人小心翼翼的問著,我明白他也很怕會失望。
:「對啊!」
:「耶~~~」(他小小聲地歡呼,走到辦公室外)

:「我需要吹一下冷風。」他說。
:「幹嘛要吹冷風?」
:「我要冷靜下來守住這個秘密。」

差點笑翻。

然後就是一連串確認要在哪裡做產檢、預約第一次看診跟一些兵荒馬亂的瑣碎。誰知道發現的第一週都還沒過完,我就出血了。

原本是衣服換了要去吃飯,誰知在浴室看見血跡的瞬間我真的差點崩潰,急急地喚了先生來,當天是假日,醫院沒有一般門診,只能掛急診。我們一路飛車趕到離我們最近最大的那間醫院,我抱著肚子心裡不斷祈禱寶寶不能有事,進了醫院批哩啪拉辦完手續,護理師指示我坐上輪椅,我們就在忐忑中等待假日趕來為我看診的值班醫師。

幸好,幸好,只是著床性出血,但為了保險起見,我還是挨了一針。那一針真痛啊!是油性的,戳進肌膚只覺得很像被人重重的打了一拳。回家還得吃三天的安胎藥,手臂整整痠痛了兩週。

從那一刻起我跟先生就決定,一切都要低調安靜地進行。身為一個高齡37的孕婦,我明白自己本身存在著比年輕媽媽更多的不安指數跟危險,我只希望在平靜中養胎,迴避一切熱情的叮囑跟關心。所以,整個過程只有非常非常少數的親友知道,就連最親近的親戚都是在過了四個多月之後才曉得。

並不是真的不需要被祝福,但我們更害怕如果有任何萬一,會害身邊的人陪著我們一起傷心跟失望。再來,我深知自己的個性,只希望能用最輕鬆自在的心情迎接奇跡般的小小生命,害怕誰誰誰告訴我「什麼可以、什麼不可以」,也不想聽到「這個要多吃、這個要少吃」之類的叮嚀,所以,我選擇了最低調的方式,最適合自己的方式,安靜的保護著肚子裡的孩子。

我和先生一週、一週地熬過了最重要最大項的檢查,包含著各種抽血檢驗、抽了兩管羊水(做羊膜穿刺跟羊水晶片)(雖然有人說不痛但我覺得好痛啊!!!)、高層次超音波、妊娠糖尿...萬幸的是寶寶一切都好,我也一切平安。(先生補充:「妳根本安胎&養胎天才!」)

特別要感謝我親愛的先生,孩子的爸爸,在整個過程裡無役不與、全程出席;平常作風自在寫意慣了的他在知道孩子存在的那一刻起,就自動轉換成無比強大的神隊友模式。

幾乎所有的產婦資訊都是他一一蒐羅閱讀,哪個項目要在哪裡做比較好也是他去研究他負責預約;深知高齡懷孕的辛苦,幾乎所有家事都被他攬去做,把家裡整理得乾乾淨淨、負責清理出更寬敞的空間好讓我安心待產,更毅然決然買下新房子、期盼能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迎接寶寶的誕生....。每一天他都比平常更早起好提前張羅我的早餐和午餐,晚餐也不許我煮了,更不用說按摩或協助穿鞋剪指甲等等生活大小事,我得說和這樣的丈夫一起孕育生命實在太幸運,而如果不是他的付出,我的孕程不會如此幸福。

所有的一切我只想感謝是大家平時給我的祝福,讓我擁有這麼多美好如禮物的體驗,平安順利的成為一個母親。

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在之後慢慢再和大家分享,但再寫下去這篇文可能會太長(雖然已經爆炸長了哈哈哈哈),那麼最初的感想跟感謝就讓篇幅停在這裡吧!

不知道這裡有多少朋友是陪著我從追星OL一路波濤萬丈走到現在已經為人妻為人母,實在是非常感謝大家!而2021年,親愛的我們的寶寶讓一家變成了三口,接下來肯定還有很多需要我和先生一起去學習和適應的事,但我相信我們都已經準備好了❤️

#豆豆 #一家三口👨‍👩‍👧
#新的旅程
#感謝這一切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